近年身边患癌症的朋友,似乎越来越多,特别是同一家族中,出现多个同类癌症患者的情况,也越来越常见,这使得大家难免担心“癌症是不是会传染”。
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目前生物医学界的共识是:癌症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基因病,几乎所有癌症的根本机制都是细胞的基因突变,而这种基因突变是不会传染的。
那为什么癌症经常会给人一种“会传染”的错误?
不少人将癌症的家族聚集性当作癌症的互相传染,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。
从医学定义上来说,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,必须具备三个环节,分别是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。
关于“癌症是不是传染病”这一问题,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的就是,癌细胞本质和普通细胞一样,无论是结构、生理机能等如出一辙,最大的区别在于“分裂能力”。
普通的细胞因为受到DNA的控制,往往在分裂一段时间后就会衰老,然后进行新老细胞的更替。但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,如果产生的变异脱离了DNA的控制,就会变成无限分裂的状态,也就变成了“癌细胞”。
所以,如果宿主死亡,那么他体内的细胞自然也会跟着死亡,癌细胞也不例外。其实癌细胞离开人体之后,极度脆弱的,科学家曾经用了很长时间,都没有办法做癌细胞的分裂研究,就是因为只要把其取出来,就不能存活,对于温度、环境要求极度苛刻。
从上所得,既然癌症没有传染源,也没有传播途径,自然就不是“传染病”。
而癌症之所以会有家族聚集性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遗传因素、生物致癌因素、化学致癌因素,以及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。由于同一家族的人,有更高机会接触到相似的致癌因素,因而会增加患上同一种癌症的风险。
癌症虽不传染但会遗传,特别这四种癌症
正如刚才提及到的,虽然癌症不会传染,但与“遗传”有一定关系。按目前来看,约5%~10%的癌症与遗传有关,特别是这四种癌症的遗传风险相对更高:
1. 乳腺癌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,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,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,乳腺癌取代肺癌,成为全球第一大癌。
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,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.5~3倍;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,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。发病的年龄越轻,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。
2. 胃癌
胃癌是全球癌症榜上的“佼佼者”,据WHO发布的《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》显示,全球新发胃癌数108.9万,死亡数76.8万,其中中国新发47.8万,死亡数37.3万,占了将近一半的份额,相当于每天有1022名中国人因胃癌离世。
为什么胃癌格外喜欢“招惹”中国人?
前段时间,《柳叶刀·肿瘤学》刊登的一项中国研究给出了答案:遗传和不良的习性是诱发胃癌的关键因素。
首先,高危人群、有胃癌遗传家族史的人,病率要远高于普通人,约为2.08倍和1.54倍。
其次,日常不良饮食习惯,比如偏好高盐、辛辣、烫食等,可提升胃癌发病率。
最后,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,在我国的感染率达到50%,部分地区可达到60%~70%。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人数已经超7亿,而“不习惯使用公筷”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。
3. 肠癌
约20%~30%的肠癌患者都有家族史,而家族遗传性肠癌共有四种,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、黑斑息肉综合征和家族性大肠癌,其中最多见的就是家族性肠息肉。
要避免遗传性肠癌,首先要明确家族中,有没有患结直肠息肉病,如果有一位直系亲属查出了家族性肠息肉,其家人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。除了遗传因素以外,家族成员间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,比如一家人都爱吃肉和高蛋白食物等,也会导致家族聚集性肠癌发生。
4. 肝癌
肝癌的致癌因素之一是乙肝病毒感染。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,容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,我国85%~90%的肝癌患者都来自肝癌感染,如果母亲患乙肝,其儿女发生肝癌几率会大大增加。
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年龄超过40岁以后,每年要定期做一次肝癌筛查,包括甲胎蛋白检查、B超检查、CT扫描等,预防肝癌的发生。
如何得知自己患有家族性癌症的风险?
香港时代医疗采用NGS(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)最新次世代基因测序技术,涵盖SNP、Indel、CNV等类型基因突变,能全方位找出隐藏于家族的变异基因,帮助患者提前于0期阶段找出致癌基因,选择较简单的针对性治疗方案,避免待癌症发展至晚期或扩散后才进行治疗,详情可浏览:https://cn.medtimes.com.hk/hered-cancers-screening。
最后,香港时代医疗提醒,癌症的发生是内因+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,而其中约80%的癌症,主要是由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等外因引起的。也就是说,无论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均有机会患上癌症。要避免癌症发生,我们需要提高防癌意识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均衡饮食、坚持锻炼、避免熬夜,以及做好遗传筛查和定期检查等,从而降低自身的患癌风险! |